首页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体验式学习全揭秘6步方法搞定

来源:行知体验教育    浏览量:2081    发布日期:2014-11-03

什么是体验式学习?

以下为百度百科的解释:英文:Experiential Learning

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充分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 、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语言。生活中任何有刺激性的体验如在蹦极跳中,被倒挂在空中飞速腾跃时所拥有的惊心动魄的体验都是终生难忘的。同理,体验式学习也会给语言学习者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

而我对体验式学习的总结是:构建一个学员可以自己感知和改变的情境,通过老师引导,让学员自己发生认知、找到改变的点、形成改变的方法并逐步改变的过程。这是一个场域,能量在里面流动,促动学员改变


体验式学习适用哪些知识点?

实际是,每种类型知识点的学习都适用体验式学习,而且体验式学习能够给学员带来反思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实际在教学设计时,如果整个课程都用体验式学习方法的话,以下三种情境更适合(我自己的观点):

1、团队配合类,体验式学习,在一组学员配合下完成适合,所以团队配合类知识的学习也适用体验式学习。

2、人际技能类,领导力,沟通等,这类课程可以直接在课上通过体验式活动观摩行为的逐步变化。

3、融入类,新人融入组织,融入团队,部门成员的融合。通过模拟环境下的学习体验,可以使得学员到实际岗位上后快速融入。简单来说,体验式学习更适合软技能的学习。

如何操作体验式学习?

大卫.科尔布(Kolb,1984)是的体验式学习模型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科尔布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他用学习循环模型来描述体验式学习。

该模型包括四个步骤:

(1)实际经历和体验--全身心投入到当时当地的实际体验活动中;

(2)观察和反思----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实际体验活动和经历;

(3)抽象概念和归纳的形成---通过观察与思考,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

(4)在新环境中测试新概念的含义---运用这些理论去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验证自己新形成的概念和理论。
在这四个步骤里,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这种类似于室内拓展带有教具的模式叫体验式教学,其实只要给到学员任务,有亲身体验都可以是体验式学习。

根据现场Martin老师的指导,他给出了体验式学习的设计流程,而我又根据自己的感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设计任务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挑战性任务给到学员。举例,如果是围绕着团队配合的学习目标。那给到学员的任务一定是一组学员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当时,我们一起搭建一个起重机,就是考验团队配合。

第二步:学员体验让学员完成挑战性任务,在虚拟状态下完成完整体验。

第三步:引导反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员完成反思,注意:这个过程有些像复盘的过程,需要学员思考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从中找到完成的好的和需要完善的。

第四步:学员找改进点学员总结归纳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且尽量的聚焦3条以内,注意要让学员自我反思关注在自己需要改进的点上。因为学员之间也可能会给予反馈,甚至会出现争执,但是重要的是自我反思,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在体验过程中,就发现自己在有了好的想法影响他人一起执行方面还有不足,而不是去指责他人没有按照我的想法来执行。尤其是在团队配合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发现大家都碍于情面不太喜欢非常有POWER的去要求他人配合。这点是我们小组的共识,后来我们在第二轮体验过程中,就都注重这方面的加强。

第五步:学员制定改进举措学员自己制定具体在行为上需要改进的举措。这里问题是可能大家会泛泛而谈,而不会落到具体的行为上。如大家会提出提升聆听能力,但是聆听能力在具体沟通过程中应有哪些行为,可能反思太少。但又恰恰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六步:给第二个任务给予学员新的体验任务,进入第二轮。而第二轮里每个学员需要有意识地做出自我改变。也可以让学员之间互相观察,在反思阶段给出反馈。


步骤里的关键点有三个:

1、引导学员自己反思如何让学员多反思?如何让学员反思自己?如何让学习反思具体行为而不是泛泛而谈?如何引导学员现场做出承诺并改变?

2、学员现场做出改变好的引导师,从几个体验活动的设计一定是逐步深入,并且要聚焦几个学习点,而不是很多。通过一轮轮的体验,让学员做出1、2个行为上的改变,已经非常不错。

3、如何迁移到实际工作体验毕竟是模拟状态,做不好与自身利益没太大关系,所以有些人参与度不高。另外即使参与度高,毕竟在课堂上是虚拟状态,如何让学员回到工作岗位上还能持续这种行为的改变是核心难点。 


返回
特色课程推荐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关于行知新闻中心产品与服务培训基地专业分享成功案例免费获取方案
扫一扫
全国客服电话:0512-6601-6486     传真:0512-6636-7511
Mobile:158-5001-1586 / 151-5017-7736 
COPYRIGHT © 2002-2018 苏州行知体验教育 苏州户外拓展 苏州拓展训练 苏ICP备1500450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602010717号

版权所有:苏州行知拓展运动服务有限公司
  返回上一页
收缩